三百多年前,一个56岁的「努力家」被卷死了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瑞鹤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6600字 阅读需要2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发明了“内卷”这个词形容印尼爪哇内岛的稻作农业,在这里,物资匮乏,土地有限,所有的劳作除了种水稻干不了别的。岛上人口达到饱和之后,每增加一个劳动力,整体的效率会不增反降。格尔茨把这个现象称之为“内卷”。
他可能没有想到,“内卷”这个词在最近两年的中国忽然火了起来,甚至登上了2020年十大热词榜。
|内卷化 图源于网络
中国的内卷存在,且很严重,这点没人否认。但关于内卷的原因,这可就众说纷纭了。
有人说是人口的问题,有人说是社会氛围的问题,甚至有人说,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内卷——无论如何,对于正在发生的内卷,大家似乎也没什么好办法,无论是清醒还是糊涂,很多人也都不得不陷入这场无休止的漩涡中。
但问题是,如果搞不清内卷的原因,就决无可能停止这场可怕的游戏。如果将内卷归因为人口众多或是技术进步,也不能说没道理。但是纵览中国历史,这样的内卷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就不能说是人口或者技术的问题了。
当然,历史上的内卷跟现在的内卷一样,当事人越努力,自己的情况也是越糟。
印证这一点的事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这里想讲一讲明末清初之际,一位名叫孙之獬的官员的故事,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内卷悲剧,孙之獬不可谓不努力,但他的努力让自己得到了惨死的下场,还导致了若干场屠城的悲剧,满清的统治者也为孙之獬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这场内卷的游戏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
孙之獬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但要说他的影响,那就有名多了。满清入关之后,逼迫汉族人剃头,不遵从这条命令的都要被杀死,俗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很多人觉得这个命令出自满族统治阶层,但实际上,提出这个建议的就是孙之獬,一个地道的汉族人。
孙之獬是山东淄川人,家里也是书香门第,他的爷爷孙光辉做过翰林,而他自己从小也走上了科举之路。
|明代科举考试策论 图源于网络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举,时年大概二十四岁,相当年轻。天启二年(1622年)考中进士,这个时候的孙之獬只有三十一岁。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考到中年还连个进士都没捞到的人大有人在,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也都熟悉,这里就不多展开。相比于这些普通科举做题家,孙之獬的努力早早就收到了成效。
中了进士之后,他被选入翰林院,看起来仕途一片光明,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按照规定,他必须回乡丁忧三年,等他守丧期满回到北京,已经是天启五年,此时的孙之獬三十四岁,也相当年轻,正是干事业的大好年华。
这个时候,明朝的政坛已经是乌烟瘴气。太监魏忠贤的阉党和自认正人君子的东林党彼此之间争斗不休,孙之獬必须面对一个站队的问题。
中国古代典型的党争,一个基本特点是“你死我活”,没有什么中间的状态(参见我过去写的关于中西党争的文章《正本清源:中西方的党争,本质上是一回事吗?| 循迹晓讲》)。
|被朱由校一手扶植起来的魏阉 图源于网络
此时,阉党的势头逐渐盖过东林党,孙之獬毅然决然地投靠魏忠贤。当时的孙之獬年轻又有能力,这样的人物很快受到了阉党的倚重,他被破格提拔为翰林院侍讲,这是从四品的官职。
比较而言,他在三年前只是翰林院的一名小小的从七品检讨,其官位擢升之快,已经是让人叹为观止了。
孙之獬也知恩图报。天启七年,他与主持顺天府乡试,也就是“北京地区的举人考试”,有个叫崔铎的考生,“才不能文”,也就是说,可能连八股文都写不利索。但是,崔铎他爹是崔呈秀,是阉党的核心人物。孙之獬明知道崔铎的情况,还是保荐他中了举人。
按照传统中国的政治规则,孙之獬知恩图报,又攀附了权倾朝野的阉党,飞黄腾达是指日可待。
但是我们也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不但要靠自我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阉党再厉害,为首的魏忠贤也是太监,皇帝除掉他从传统的法理上毫无问题。天启皇帝朱由校虽然宠信魏忠贤,但他自己却在春秋鼎盛之时死掉了,继任的信王朱由检没过多久就除掉了魏忠贤,所谓“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此时的阉党也终究免不了被清算的结局。
|只手遮天的魏阉也难逃自缢而亡的下场 图源于网络
当年阉党得势的时候曾经编纂过一本书,叫《三朝要典》,这本书算是阉党“钦定”的史书,代表了他们对明朝末年一些历史问题的决议,譬如红丸案,移宫案和庭击案。
如今阉党完蛋,正人君子们要焚毁这本书,朝堂之中看着皇帝的意思,众人纷纷陈述此书的罪过。孙之獬却说此书决不可毁,既而放声痛哭,响彻内外。
这还不算,他上了一道奏疏,极力阐述保留《三朝要典》的理由,说“皇上同枝继立,非有胜国之扫除,何必如此忍心狠手?于祖考则失孝,于熹庙则失友,是明咎皇上以不孝不友矣!”。
|位于揭阳市普宁洪阳镇西村的普宁学宫主殿右侧有一“魏忠贤生祠”,内有一魏阉石像,魏阉死后,生祠里石像被搬走,但生祠还在。普宁学宫始建于明万历三年,主殿大成殿供奉孔子塑像。主殿壁面有岳飞题匾“太和元气”。 图源于网络
在当时,崇祯皇帝正要痛打落水狗,孙之獬的行为广遭讥笑,并毫不意外地遭到弹劾。
崇祯二年(1629年),皇帝钦定了孙之獬的罪名,他录用了崔铎,还因为《三朝要典》的缘故上疏责问皇帝,这两项大罪让孙之獬被革职为民。看上去,孙之獬的政治生命也就到此结束了。
孙之獬人生的第一段“光辉岁月”到此告终。他很努力地读书考科举,也很努力地巴结魏忠贤,却落得如此下场。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获得方生老师主讲的《大明王朝》音视频专辑,更多知识专辑可以微信搜索小程序“循迹讲堂”,或者到各大应用商店搜索“循迹讲堂”APP
事实上,在阉党当中,孙之獬绝不是最努力的那个,比他努力的人大有人在。
魏忠贤还活着,就有人给他建生祠,那些祠堂规模比岳庙关庙都壮观许多,太学生陆万龄(注意他的身份)在这群努力家当中显得尤为突出,他说魏忠贤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因为“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而忠贤诛东林”,建言将魏忠贤移入国子监,与孔子并尊。
跟这位陆先生相比,孙之獬还是太不努力,太不上进了。
孙之獬随后在家赋闲居住近二十年之久,平日教授子孙族人读书,城中有公共事务,如修建石城,孙之獬亦以乡绅身份出面倡议。如果不出意外,孙之獬就会这样子过完这一生。
但是到了崇祯末年,民军四起,袭扰城池,山东也不能幸免。
孙之獬率众守城,淄川城免受破坏。后来,李自成进了北京,崇祯皇帝挂在了命中注定的歪脖子树上,再后来,吴三桂开了山海关,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并下令沿途州县官员按满人风俗,剃头留辫。
然而,汉人自古“衣冠束发”,严格遵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古训,以剃发为奇耻大辱,抵触强烈。降清之汉族官员中,剃发者亦寥寥无几。
多尔衮见满清统治尚未稳固,便下旨收回成命,许诺“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 图源于网络
多尔衮进了北京不久,就派人招抚地方。招抚山东的官员听说孙之獬守城的故事,就向朝廷上报,朝廷也命令他前往北京。
孙之獬此时的心情不得而知,他自己因为站队问题,被冷落了将近二十年,此时忽然被启用,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
北京的朝廷已然不是大明,但孙之獬还是努力表示坚决效忠,当时的汉人一般是不剃头的,但孙之獬是个很努力的人,他命令全家按照满族风俗剃头,让妻子不再缠足,并上疏标榜“臣妻放足独先,阖家剃发效满制”。
皇帝和多尔衮自然是乐见这样的忠臣,孙之獬得授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不过,皇帝满意,孙之獬的同事们就不满意了。
在当时,朝堂满汉大臣分列,满族大臣剃头,穿满族服饰,而汉族大臣还是束发,穿汉族服饰。孙之獬入朝后,列于满班,满臣认为他是汉人而不受;归入汉班,汉臣又因为他从满俗而不容。他想讨好皇帝,努力过头,却让自己在朝堂上没有了立足之地。
|这段遭遇在名为《孝庄秘史》的电视剧中有所表现 点击即可观看视频
于是,努力过头的孙之獬决定再努力一把。他羞愤上疏,声言“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言辞十分激烈。
这个时候,同僚的不齿已经顾不得了,皇帝和多尔衮能继续赏识自己,这才是关键的。
当时的大清入关之后,对付李自成的大顺和残存的南明政权可谓是摧枯拉朽。多尔衮认为大局已定,于是用暴力推行剃发令。
《研堂见闻杂记》记载,“于是削发令下。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野草,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后来惨烈的“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孙之獬首倡的剃发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不管江南百姓如何水深火热,剃发令被采纳之后,孙之獬很是得意了一阵子。
顺治二年,他主动上疏请求前去招抚江西。在上疏中,他说,“今皇上龙飞正时乘也,若臣得奉命则为帝使矣,无所不通则成功矣。一生勋业留俟今日,臣不敢违天自逸,以取谴戾。”
|《清世祖实录》卷十七 (顺治二年六月丙寅)中记载:“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尽行剃完。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强制推行的“剃发易服”引起民众普遍反抗。
那意思是自己赶上了伟大的时代,自己无论如何不敢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必须要建功立业。
于是,清政府授予他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职务,让他招抚江西。
到了江西,孙之獬工作不可谓不努力,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整个江西的局势很快平定,孙之獬应召还朝。
这个时候,总兵金声桓弹劾孙之獬,说他擅自为副将加授总兵衔,这可不能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解释了。
清政府的处置也很干脆,孙之獬于顺治三年十月被革职,永不叙用——注意这个“永不叙用”,这比当年崇祯皇帝的处分还要严厉。
此时,距离孙之獬倡导的剃发令荼毒全国,也就过了一年多一点儿。
孙之獬不断地努力,超越常人,却落得了“永不叙用”的下场。
他在家乡没过长时间的太平日子,顺治四年,山东人谢迁举兵抗清,声势浩大(这跟剃发令是有很大关系的)。清朝的淄川知县刘修己知道孙之獬带兵打过仗,请其协助城防。
然而,当时清廷因惧怕民众叛乱,淄川当地的武器已经先行收缴。孙之獬就算是孔明再世,也只能率众以木棍、竹竿还有扫墓用的镰刀御敌。更何况,淄川城里还有内应。
六月十三日夜,城中内应垂下绳索,引民军入城,打开城门,淄川城破。
孙之獬此时带着家人同民军奋勇作战,这么做的目的可能不完全是出于忠心,因为他心里也清楚,自打推行了剃发令,自己在民军这里是绝无生还可能。
但是无论孙家人怎么奋战,面对声势浩大的义军还是逐渐不敌。孙之獬退入家门,准备焚香沐浴更衣之后上吊自杀,但他还没完成这一套仪式,民军就闯入了他的家门,将其活捉。
|通过不懈的努力,孙之獬荣获古代“植发”第一人称号 图源于网络
被捉住之后,孙之獬骂不绝口,民军也没立刻杀他,而是希望他归降。孙之獬开始了绝食,而且越长时间不吃东西,叫骂声越响。民军把他关了几天之后,把他的四个儿子绑到他面前,拿刀架在他儿子们的脖子上,逼他归降。
这会儿,孙之獬依然继续咒骂,民军大怒,说“你贪念一个官位,让天下人剃发留辫,我当给你植发!”于是民军劈开孙之獬头颅,插入数根头发(有记载是野猪毛),缝上双唇,将其肢解,孙之獬就这样活活给疼死了。
当然,他的四个儿子,还有全部的其他家眷,动作快的投井自尽,大部分都被民军捉住杀死,只是死法比孙之獬看上去“人道”一些罢了——孙之獬最后的这次努力,以阖家惨死的下场而告终。
此时距离他提倡剃发令,也才过去了两年多一点。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获得方生老师主讲的《大清帝国》音视频专辑,更多知识专辑可以微信搜索小程序“循迹讲堂”,或者到各大应用商店搜索“循迹讲堂”APP
努力家孙之獬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多次的努力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剃发令。悲剧的是,似乎没有任何人从这次努力中收益。
孙之獬自己得到了“冚家铲”的下场,中原和江南的百姓因为剃发令而遭到屠杀的,不可胜记。甚至满清政府自己,也因为剃发令付出了超乎想象的代价。
反清复明运动因为这样的剃发令被大大激化,清政府花费了大量的物力军力,历经几十年,才终于把这样的运动从表面上扑灭。即便如此,剃发令的推行还是在满族统治者和汉族人之间留下了不可抹平的伤痕。
反清复明虽然从政治军事上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在文化和传统上却源远流长。
|朱之瑜(1600年12月26日-1682年5月23日),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明代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末贡生。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学者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齐名。
浙江人朱舜水反清复明倾注了大量心血,失败之后退居日本长崎讲学,他的学问很大,在日本也有深远影响,这种被称为“水户学”的思想坚持将满清斥之为蛮夷,后果就是日本也渐渐不认为满清可以代表中国。
到了晚清时,日本和大清签条约,日本人还理直气壮地认为大清不能自称为中国,搞得李鸿章十分尴尬。
1894年,孙之獬死后两百余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在这次战争中,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发表了一份洋洋洒洒的讨伐檄文,讨伐的对象是清政府,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中有这样的内容:
“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文、同伦理,有偕荣之谊,不有与仇之情也。切望尔等谅我徒之诚,绝猜疑之念,察天人之向背,而循天下之大势,唱义中原,纠合壮徒,革命军,以逐满清氏于境外,起真豪杰于草莽而以托大业,然后革稗政,除民害,去虚文而从孔孟政教之旨,务核实而复三代帝王之治。我徒望之久矣。幸得卿等之一唱,我徒应乞于宫聚义。故船载粮食、兵器,约期赴肋。时不可失,机不复来。古人不言耶: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卿等速起。勿为明祖所笑!”
|孙中山先生手书“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图源于网络
再后来,革命党的纲领开宗明义——“驱逐鞑虏,光复中华”,等到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看上去体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北京之外,各地的满族人遭殃的不少(比如西安的“满城事件”)。
这不能不说是孙之獬剃发令的遗毒。
最后,孙之獬努力的一生以一种冷幽默的方式被盖棺定论。孙之獬惨死之事上报后,朝廷命下吏部商议抚恤办法。侍郎陈名夏、金之俊建议为孙之獬复官、赐恤,而侍郎马光辉及启心郎宁古里认为孙之獬已经削籍,不应予以抚恤。
两种意见一同上奏,清廷最终采纳后者,孙之獬身后一无所获,也就是说,全家人都白死了。
孙之獬这样的故事,在过去是被作为“汉奸”的典型案例被讲述的。但如果抛开民族矛盾,我更愿意把这个故事理解为一个非常典型的内卷悲剧——越努力情况越坏,孙之獬的努力让所有人的情况都变坏了。
可悲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孙之獬不是个例。战国时期为秦国变法的商鞅,杀人盈野的白起,他们的人生际遇似乎也都是这么个调调。类似的事情在此后的史书里总是频繁出现。
显然,这样的内卷,不是人口问题,也不是技术进步的问题,而是制度使然。
中国古代自战国到秦朝,就逐步告别了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大一统的帝国。在这样的社会里,皇权的目的是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即使如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的书里写的那样,“低水平的长治久安”,那这样的长治久安也是皇权存在的唯一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光是民众的利益,甚至任何官员的利益,都可以随时为了皇权而牺牲。换句话说,再努力,人也不过是权力的工具,工具是不配谈“境遇改善”的,只有用后被丢弃的命运。
而中国从很早的时代开始就已经形成了“利出一孔”的社会资源分配结构。那意思是任何的个人财富名义上讲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归属官府,由官府再分配。而众所周知,官府收很多的税,又不需要对民众和管理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民是官,等待大家的只有慢性地死亡。在外界看,这也就是内卷了。
这么看来,内卷的两个条件是这样的:
1,个人表现和财富自己说了不算,是靠着权力上层的一句话来决定的。
2,人身自由受到严格限制,除了权力上层,并没有任何养活自己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想不内卷都不可能。中国历史上的那么多事情,倘若站在“内卷”的角度去看,差不多都是“内卷”的标准案例,孙之獬的故事,用现在的话讲,算是一个“努力家”最终得到了德行匹配的下场,如此而已。
美国国父亚当斯说过,“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儿子们才会拥有研究数学和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的自由,他们的孩子们才有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艺和陶瓷的权利”。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政治制度有问题,在这个制度上构建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换句话说,一个有问题的政治制度,会荼毒人们的心灵,这样荼毒可能影响深远。
如今的中国早就没了皇帝,但“皇权”的思想还是普遍存在的。且不说政治层面,很多公司里的老板就是小皇帝,很多家里,家长也是绝对崇高的权威。对于这些人而言,保住自己的面子和统治稳定,是比“让大家都好过”重要得多的事情。
所以,很多内卷的故事也就发生在了大大小小的公司,学校和家庭。加班,996,也就在这样的内卷中被默许。甚至在学校里,老师让写2000字的文章,很多学生就忙不迭写到了8000甚至10000字。
中国的成语博大精深,关于这样的内卷,也早就有合适的词汇形容,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尽饿死”,即使如此,专制皇权的惯性还在,内卷的条件也就还在,在可预见的未来,孙之獬这样的努力家,也会以各种面目出现的,逃无可逃。
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孙之獬就是这样的人罢。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为什么「讲武堂」这样的公众号活该被封?| 循迹晓讲
复兴罗马的英雄,提奥多西一世配吗?| 循迹晓讲
请别忘记八十多年前那些饿着肚子的中国军人 | 循迹晓讲
真的有所谓的“纯血”汉人吗?| 循迹晓讲